极地研究 ›› 2024, Vol. 36 ›› Issue (3): 421-437.DOI: 10.13679/j.jdyj.20240042
所属专题: 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高金耀1,2,陈焱琨1,董超1,李锐祥1,蔡晓仙2,3,岳梅4, 李娜2,王琦森1
GAO Jinyao1,2, CHEN Yankun1, DONG Chao1, LI Ruixiang1, LIU Tongmu1, CAI Xiaoxian3, 2,#br# YUE Mei4, LI Na2, WANG Qisen1
摘要: 本文重点围绕罗斯海冰川进退历史,从多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分别就罗斯海陆架裂谷活动、冷暖水交换通道和冰架受各种灾害性外力影响及底栖生物分布/哺乳动物活动情况,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探测现状和研究认识。罗斯海及周边拥有南极板块内最活跃的构造、火山及岩浆活动,其对历史上陆架冰盖进退和现代冰架动态平衡的直接影响还鲜有研究,但陆架的沉积构造、向外生长和地形地貌显示了强大的冰川地质作用。目前罗斯冰架的动态平衡和冷水珊瑚及其它底栖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与集中于陆架上三大冰蚀槽的冷水团和绕极深层水的物质及热量交换密切相关,同时美国部署在罗斯冰架上地震仪和韩国部署在特拉诺瓦湾外的水听器还监测显示,来自太平洋方向的地震、火山、海啸和风暴的机械作用施加给罗斯冰架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无论从冰川的进退历史,还是从目前冰架受到的影响来看,罗斯海冰蚀槽、外陆架及坡折带的探测相对匮乏,建议开展多学科联合的探测研究,并聚焦三大冰蚀槽的长期潜标和OBS观测和监测,以解剖历史上罗斯海冰盖进退和目前罗斯冰架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