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研究 ›› 2024, Vol. 36 ›› Issue (2): 211-220.DOI: 10.13679/j.jdyj.20220432
姚洁1,2 何海伦2,3 孙群1 于乐江4 张艺杰1,2 于璐莎2 李学琪2
YAO Jie1,2, HE Hailun2,3, SUN Qun1, YU Lejiang4, ZHANG Yijie1,2, YU Lusha2, LI Xueqi2
摘要: 大气下垫面感热和潜热通量是海-冰-气耦合系统中重要的环境变量。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 本文研究了1993—2022年南大洋罗斯海夏季月份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1月气候态分布显示, 感热和潜热通量绝对值在空间上表现为陆架高海盆低。感热和潜热通量异常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表明, 前三模态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75%, 第一模态空间型主要强调区域一致变化, 且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存在约2.9年和4.4年的变化周期。陆架区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另一方面, 感热通量与风速和海-气温差具有较高相关性, 潜热通量与风速和海-气比湿差具有较高相关性, 这些相关系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研究量化了南大洋罗斯海夏季感热和潜热通量年际变化, 初步探讨了感热和潜热通量年际变化影响因素, 可为南大洋罗斯海海-冰-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