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余佳 刘志杰 舒雨婷 田先德 孔敏 李维禄. 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北极海区沉积物分布特征[J]. 极地研究, 2025, 37(3): 0-0. |
| [2] |
刘忆思 廖丽 陈波 张瑾 刘仁宗 毛梦婷 段泽东. 高通量微液滴技术在南大洋沉积物微生物分离培养中的应用与效率研究[J]. 极地研究, 2025, 37(3): 0-0. |
| [3] |
张伟滨 赵嵩 刘焱光. 北冰洋欧亚大陆边缘表层沉积物全岩轻矿物组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极地研究, 2024, 36(3): 406-420. |
| [4] |
张浩 崔迎春 邵和宾 李升贵 宗师. 南极普里兹湾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环境风险评价[J]. 极地研究, 2024, 36(2): 128-139. |
| [5] |
颜彬 谢敬谦 武力 黄博. 末次冰期内威德尔海的冰筏碎屑增多事件与底流增强事件的耦合性[J]. 极地研究, 2023, 35(4): 542-555. |
| [6] |
黄文浩 赵军 郭晓泽 郭佳莹 李栋 潘建明. 两种无机碳去除方法对南极海洋沉积物中铁结合态有机碳测定的影响[J]. 极地研究, 2023, 35(3): 362-370. |
| [7] |
蔡锐 马红梅 王东启 史贵涛 任名成 . 增温对南极湖泊沉积物反硝化过程的影响[J]. 极地研究, 2023, 35(1): 15-23. |
| [8] |
袁东方, 王硕仁, 陈清满, 沈悦, 廖周鑫. “雪龙2”号长柱状取样器的极地应用[J]. 极地研究, 2021, 33(3): 459-468. |
| [9] |
郭晓泽, 赵军, 韩正兵, 李栋, 张海峰, 孙维萍, 扈传昱, 潘建明. 西南极湖泊沉积类脂记录的有机质来源及生态环境变化[J]. 极地研究, 2021, 33(2): 198-208. |
| [10] |
吴蕾蕾 商丽 孙浩 史晓翀 张晓华.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产酶菌株初步筛选[J]. 极地研究, 2020, 32(4): 512-522. |
| [11] |
李国刚 季有俊 李云海 冷启暖 布如源 李薏新. 南极普里兹湾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极地研究, 2017, 29(1): 23-32. |
| [12] |
霍城 李盼盼 葛林科 那广水 朱小梅.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 极地研究, 2016, 28(4): 484-490. |
| [13] |
王哲 聂亚光 陈倩倩 刘文齐 刘晓东.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东南极湖泊沉积物化学元素含量[J]. 极地研究, 2016, 28(3): 317-323. |
| [14] |
王豪壮 陈志华 王春娟 刘合林 赵仁杰 唐正 黄元辉. 普里兹湾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极地研究, 2015, 27(4): 421-428. |
| [15] |
何乐龙 于培松 张海峰 韩正兵 蔡小霞 潘建明 张海生.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J]. 极地研究, 2015, 27(4): 412-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