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东方, 王硕仁, 陈清满, 沈悦, 廖周鑫. “雪龙2”号长柱状取样器的极地应用[J]. 极地研究, 2021, 33(3): 459-468. |
[2] |
郭晓泽, 赵军, 韩正兵, 李栋, 张海峰, 孙维萍, 扈传昱, 潘建明. 西南极湖泊沉积类脂记录的有机质来源及生态环境变化[J]. 极地研究, 2021, 33(2): 198-208. |
[3] |
吴蕾蕾 商丽 孙浩 史晓翀 张晓华.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产酶菌株初步筛选[J]. 极地研究, 2020, 32(4): 512-522. |
[4] |
李国刚 季有俊 李云海 冷启暖 布如源 李薏新. 南极普里兹湾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极地研究, 2017, 29(1): 23-32. |
[5] |
霍城 李盼盼 葛林科 那广水 朱小梅.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 极地研究, 2016, 28(4): 484-490. |
[6] |
王哲 聂亚光 陈倩倩 刘文齐 刘晓东.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东南极湖泊沉积物化学元素含量[J]. 极地研究, 2016, 28(3): 317-323. |
[7] |
王豪壮 陈志华 王春娟 刘合林 赵仁杰 唐正 黄元辉. 普里兹湾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极地研究, 2015, 27(4): 421-428. |
[8] |
何乐龙 于培松 张海峰 韩正兵 蔡小霞 潘建明 张海生.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J]. 极地研究, 2015, 27(4): 412-420. |
[9] |
蓝木盛 于培松 韩正兵 扈传昱 潘建明 张海生.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的元素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J]. 极地研究, 2015, 27(1): 9-16. |
[10] |
谭赛章 于培松 扈传昱 韩正兵 张海生.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生物钡的含量与分布[J]. 极地研究, 2014, 26(3): 300-305. |
[11] |
马小荣 聂亚光 刘晓东 孙立广. 南极拜尔斯半岛企鹅粪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极地研究, 2014, 26(2): 201-211. |
[12] |
董林森 石学法 刘焱光 方习生 陈志华 王春娟 邹建军 黄元辉.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矿物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J]. 极地研究, 2014, 26(1): 58-70. |
[13] |
王昆山 刘焱光 董林森 陈志华 .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J]. 极地研究, 2014, 26(1): 71-78. |
[14] |
陈亮 张玉芬 张志强 刘强 杨文丰. 南极鲍威尔海盆D4-9柱样古地磁及磁组构特征[J]. 极地研究, 2014, 26(1): 111-119. |
[15] |
王春娟 陈志华 李传顺 杜德文 闫仕娟 朱志伟. 南极半岛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极地研究, 2014, 26(1): 128-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