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研究 ›› 2011, Vol. 23 ›› Issue (2): 98-107.DOI: 10.3724/SP.J.1084.2011.00098
徐国杰1,2 陈立奇1,2 张远辉1,2 汪建君1,2 李伟1,2
1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摘要:
利用第26次南极考察雪龙船航线上空所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分析了各离子组分的浓度、组成及存在形式.。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离子成分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阴阳离子总和接近于1,表明主要阴阳离子具有航线上空海洋气溶胶的代表性;Cl-、Na+、SO42-、NO3-、Mg2+是航线上最主要的离子组分,其中( Na+ + Cl- )的贡献超过70%,说明海盐颗粒物仍然是海洋大气气溶胶的最主要成分,其次为硫酸盐气溶胶;对于二次气溶胶各离子组分,其可能存在的形式为NH4NO3、NH4HSO4、(NH4)2SO4。进一步计算发现海盐离子浓度在南纬40°以南出现高值,这可能与风速有关,而MSA的浓度由低纬向高纬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其浓度可能与气温以及南大洋海水藻类新陈代谢所释放硫化物有关。二次气溶胶NH4+以及NO3-浓度主要受到陆地距离输送的控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次气溶胶nss-SO42-在开阔大洋及南极地区nss-SO42-的浓度均较低,而在大陆边缘海域nss-SO42-的浓度较高。航线上各可溶性离子来源特征是:Cl-、Br-、Na+、K+、Mg2+、Ca2+主要来自海洋源,F-、NO3-、NH4+主要来自污染源,MSA主要来自海洋生物释放源,特别需要指出,SO42-同时受到海洋源和污染源的影响,这更加说明了区分开ss-SO42-与nss-SO42-的自然源和人为源对于生物地球化学气候评估模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