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91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1-03-30
    上一期    下一期

    目次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次
    南极沿海伯尔顿盐湖双刺镰状水蚤种群生态及其与盐湖环境的关系
    王自磐
    1991, 3 (1):  1-13. 
    摘要 ( 1312 )   PDF(779KB) ( 875 )  

    对南极沿海伯尔顿盐湖浮游桡足类双刺镰状水蚤(Drepanopus bispinosus)种群生态进行了全年连续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蚤为一年一代,其个体发育周期,雄性约为10~12个月,雌性约为12~18个月。种群密度随季节不同而差异较大,其成体高密度期约在6~9月份,幼体高密度期大约在11~12月份,主要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Ⅰ期的高密度期出现在1月份。该水蚤繁殖期大约从6月至翌年1月,期间出现两次生殖高峰,7~8月为前一高峰期,所出现的无节幼体受环境因子主要是湖中食物和含氧量不足的影响而不能继续发育至桡足幼体Ⅰ期以上的阶段,后一高峰大约在10~12月,所出期的无节幼体能继续发育至桡足幼体各期直至成体。伯尔顿湖双刺镰状水蚤种群生态特征及其出现两次生殖高峰的现象,可能与该湖环境的季节变化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乔治王岛长城站地区火山岩中矿物包裹体的研究
    王碧香;张元奇;杨崇辉
    1991, 3 (1):  14-21. 
    摘要 ( 1238 )   PDF(603KB) ( 1001 )  

    本文主要讨论了长城站地区第三纪火山岩系的透辉石和斜长石中熔融包裹体的特征、均一温度、挥发组分、玻璃和子矿物的化学成分。透辉石中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70~1170℃,斜长石中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m≥1100℃。透辉石和斜长石熔融包裹体气泡中组分CO_2为45~93%,H_2S为微量~35%,CH_4为2~20%和CO为2~14%,少量为N_2,O_2,H_2O和H_2。这些组分从火山喷发早期至晚期呈规律性变化。对熔融包裹体的玻璃和子矿物进行成分测定,其子矿物为钙铁橄榄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土壤的化学风化作用
    刘耕年
    1991, 3 (1):  22-29. 
    摘要 ( 1375 )   PDF(670KB) ( 1129 )  

    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土壤化学分析表明土壤中存在着一定的化学风化作用。相对于母质,土壤中的SiO_2、Al_2O_3、Fe_2O_3、FeO、MgO,GaO和Na_2O淋失,K_2O、H_2O~+、H_2O~-、TiO_2和P_2O_5富集。土壤中SiO_2/Al_2O_3的平均值为4.71,属弱风化壳类型。硅铝比反映出成土作用时间越长,土壤的风化程度越高,化学风化作用大于南极大陆边缘和内部。Al_2O_3在南极的淋失率大于SiO_2,使较老土壤剖面由下向上硅铝比增大。土壤的化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质。南极强烈的冻融扰动作用破坏了土壤分层。土壤中存在着较强的水合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长城站附近的脊椎动物 Ⅰ鸟类
    张春光;高耀亭
    1991, 3 (1):  30-38. 
    摘要 ( 1550 )   PDF(823KB) ( 1113 )  

    本文对在南极长城站区附近活动的6科11种鸟类的数量、分布、繁殖、行为、栖息环境等作了比较详细的报道。作者认为:(1)在长城站区附近分布的鸟类全为肉食性种类;(2)企鹅在整个食物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亲鸟的护幼行为较强;(4)所观察到的鸟类全为早成或半早成鸟,但亲鸟育雏期又都较长,这是一种特殊习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南极普里兹湾1990年1—2月大风过程与气旋和锋面活动分析
    郭进修
    1991, 3 (1):  39-46. 
    摘要 ( 1350 )   PDF(533KB) ( 1175 )  

    本文用澳大利亚墨尔本气象中心,苏联南极青年站地面天气图和NOAA-10,NOAA-11极轨卫星云图确定了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1990年1—2月份气旋中心位置;讨论了这些气旋的活动特征。分析了实测大风对应的天气系统,天气形势和卫星云图特征,指出普里兹湾沿海存在气旋、锋面以及锋面云和气旋先后相继的影响。锋面及锋面、气旋先后相继影响与500hPa上的强高压脊天气形势、强风与锋面带中纹理非常不均匀区域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长城站云和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遥感和分析
    张金定;邱金桓;汪宏七
    1991, 3 (1):  47-53. 
    摘要 ( 1467 )   PDF(444KB) ( 1218 )  

    本文根据光度计和半球辐射计观测的资料、分析了1988年12月至1989年2月南极长城站云和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气溶胶的谱分布。结果表明,在长城站夏季,云和气溶胶的光学厚度都较大,其均值分别为12.7和0.09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昭和站大气中CO_2浓度变化
    曲绍厚;山内恭
    1991, 3 (1):  54-58. 
    摘要 ( 1439 )   PDF(128KB) ( 1575 )  

    本文作者于1987~1988年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随JARE29赴日本南极昭和站、瑞穗站和阿斯加等站进行考察,根据日本同行提供的1984~1988年昭和站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连续变化资料以及相应年份该站年平均气温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984年到1988年该站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该站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是相当一致的,二者呈明显正相关。此外,还给出该地区从1984年到198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年增长率,其值分别为1.21ppmV/年(1984~1985年)、1.35ppmV/年(1985~1986年)、1.68ppmV/年(1986~1987年)和1.99ppmV/年(1987~1988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长城站地磁台的建设
    张平;焦丞民;刘长发
    1991, 3 (1):  59-62. 
    摘要 ( 1249 )   PDF(264KB) ( 980 )  

    南极长城站地磁台建成于1987年3月,它包括观测室、记录室和各类探头室等。建筑材料具有无磁性、保温的特点,结构采用防雪、抗强风的高架建筑形式。建成后即开展了地磁场的常规观测,并取得了不同周期地磁变化的记录资料,这些资料目前已整理成册,供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