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0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12-30
    上一期    下一期

    目次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次
    1999/2000年夏季环南极表层海水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刘子琳;宁修仁;蔡昱明;刘诚刚;朱根海
    2000, 12 (4):  235-244. 
    摘要 ( 1351 )   PDF(506KB) ( 1405 )  

    中国第 1 6次南极考察期间 ,作者随雪龙船于 1 999年 1 1月 2 2日至 2 0 0 0年 1月 1 8日从澳洲西南部到达东南极普里兹湾 ,后经南印度洋 -南大西洋 -德雷克海峡 -南大西洋 -南印度洋返回普里兹湾。航渡中定时采集表层海水 ,进行水温、盐度、营养盐、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光合作用速率的现场观测 ,研究环绕南极海域表层水叶绿素 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南大洋表层水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分布具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南极辐合带以南的南极水营养盐浓度高于亚南极水和亚热带水。叶绿素 a浓度与营养物质的分布趋势一致 ,南极水、亚南极水和亚热带水的平均叶绿素 a浓度分别为 1 .77、1 .40和 0 .2 1 μg/dm3。在环绕南极的大洋中 ,南大西洋海域营养物质丰富 ,海水最为肥沃 ,叶绿素 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高于南印度洋和德雷克海峡。在短期往返东南极 -西南极 -东南极的航渡观测中 ,由于南极夏季水温的升高 ,陆缘冰融化 ,冰藻释放 ,长城湾至普里兹湾的西 -东向航渡中观测的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叶绿素 a浓度和光合作用同化数分别比普里兹湾至长城湾的东 -西向航渡中高 1 45%、1 1 3%、68%和 1 8%。与 1 0年前的观测结果比较 ,南大西洋仍为高生物量和高生产力海区 ;1 999/2 0 0 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令海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
    张武昌;孙松;李超伦;邹立;金明明;卢勇
    2000, 12 (4):  245-252. 
    摘要 ( 1356 )   PDF(470KB) ( 1214 )  

    本文报道 1 999年 7月~ 9月中国首次北极考察期间 ,在白令海进行的一组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实验从 7月 2 3日开始 ,8月 5日结束。培养瓶为两个对照 ,硝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2、4和 8倍 ,磷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 2、4和 8倍。培养瓶在“雪龙”号甲板上的流水控温槽中培养。在培养的第 5天 ,对照、硝酸盐组和磷酸盐组浮游植物增长的趋势一致 ,叶绿素 a增长为初始浓度( 0 .55mg/m3 )的 3.5~ 4.5倍。在培养的第 1 0天 ,硝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达到 1 7.6~ 2 4 .0 mg/m3 ,大大高于对照 ( 7.6~ 9mg/m3 )。磷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为 9.3~ 1 1 .4mg/m3 ,比对照有所增加 ,但不如硝酸盐组明显。实验结束时各瓶的叶绿素 a浓度都降低。添加较大浓度营养盐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的增长要大一些 ,但是并不明显。本实验说明 ,虽然从营养盐的绝对浓度和比例上看 ,都没有明显的 N或 P限制 ,但是白令海潜在着硝酸盐的限制。虽然营养盐的浓度对浮游植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浮游植物吸收的营养盐的绝对数量才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冰洋浮冰区的气象要素特征
    程彦杰;卞林根;陆龙骅;逯昌贵
    2000, 12 (4):  253-262. 
    摘要 ( 1370 )   PDF(480KB) ( 1431 )  

    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观测的气象资料 ,初步分析研究了 1 999年 8月 1 9~ 2 4日北冰洋浮冰 ( 75°N,1 60°W)上的温、压、湿、风、云量、辐射、海表温度、冰面及冰中温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并结合 50 0 h Pa高度场分析了该期间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在考察期间海面与冰面温度日变化差异明显。除晴天夜间出现逆温外 ,气温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冰面为热源 ,不断有向上的热量输送。海温则稳定少变。冰中热交换主要发生在冰下 0~ 40 cm深度。由于有海上湿平流等影响 ,存在“逆湿”现象。晴天反射率具有明显日变化 ,早晚大 ,中午小。海冰表面平均反射率约为 0 .76。辐射与云量特别是低云量的关系密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北极海洋细菌及其蛋白酶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曾胤新;蔡明红;陈波;何剑锋
    2000, 12 (4):  263-268. 
    摘要 ( 1493 )   PDF(146KB) ( 1218 )  

    从北极海洋环境中筛选分离出一株产胞外碱性蛋白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Ar/ W/ b/ 75°2 5′ N/ 1。该菌能在 7~ 30℃范围内生长 ,并且在 30℃条件下生长良好 ,但不能在 40℃条件下生长。该菌在 0 .5%~ 1 0 % Na Cl的盐浓度范围内能良好生长 ,表现出一定的嗜盐性。葡萄糖、蔗糖及可溶性淀粉等碳源物质可被该菌株利用以供生长之需 ,其中以葡萄糖最佳。氮源物质中 ,蛋白胨是最有利于菌株生长、产酶的有机氮源 ,而 NH4 NO3则是效果最好的无机氮源。对该菌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研究表明 :所产胞外蛋白酶占其蛋白酶总量的 75.7%左右 ;蛋白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 ,酶活力在温度不高于 40℃条件下保持稳定 ;该菌蛋白酶具有较宽的 p H活性范围 ,在 p H7~ 1 1均表现出较高酶活力 ,其最适 p H在 8左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地深层冰川微生物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张晓君;姚檀栋;马晓军
    2000, 12 (4):  269-274. 
    摘要 ( 1281 )   PDF(377KB) ( 1554 )  

    极地冰芯的研究对于揭示过去环境的变化规律和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跨入了国际领先行列。冰芯微生物的研究在国外近年来才刚刚开始 ,并且日益受到重视。南北极和低纬度地区高山冰川深层冰芯中封藏着几千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微生物 ,对它们的研究将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过去环境的变迁、生物基因的进化甚至生命起源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卫星测高技术及其在南北两极的应用
    王清华;宁津生
    2000, 12 (4):  275-284. 
    摘要 ( 1288 )   PDF(513KB) ( 1534 )  

    本文简略地叙述了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基本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 ,详细地介绍了在南北两极的应用情况及应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冰盖中nssSO_4~(2-)和NO_3~-传输路径初探
    张明军;李忠勤;秦大河;效存德;杨惠安;康建成;李军
    2000, 12 (4):  285-289. 
    摘要 ( 1434 )   PDF(253KB) ( 1159 )  

    总结了南极冰盖中 nss SO4 2 - 和 NO3- 的主要来源 ,通过对南极冰盖中几种主要离子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 ,结合南极冰盖中不同区域火山活动记录的时间差 ,认为南极冰盖中的nss SO4 2 - 和 NO3- 很可能是通过远距离高空传输到极地冰雪中 ,具体过程为 :nss SO4 2 - 和 NO3-在对流层顶部平流层底部呈带状输送到极地上空 ,然后辐射下沉 ,再辐散到其他地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陨石研究讨论会召开
    钱嵩林
    2000, 12 (4):  290-290. 
    摘要 ( 10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北极考察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钱嵩林
    2000, 12 (4):  290-290. 
    摘要 ( 8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船载卫星遥感图象处理系统在南北极科学考察中的应用
    邹斌;解思梅;郝春江;陆军;尹涛
    2000, 12 (4):  291-300. 
    摘要 ( 1640 )   PDF(547KB) ( 1837 )  

    船载卫星遥感图象处理系统是针对南极考察气象航线预报、冰区航行的海冰预报和导航需要而研制的船陆两用多功能软件系统。采用了最新的 DEL PHI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 ,开发了用于 WINDOWS98环境下的 32位的程序 ,并针对接收系统开发了 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 ,提高了在 WIND0 WS98多任务环境下 ,接收程序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法和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便于功能的更新和提高 ;采用 SGP4/SDP4轨道模式及两行元素的轨道参数计算出卫星星下点的位置 ,实现了在 1 A图象上计算逐点经纬度的快速动态定位和图象显示的功能 ;采用迭代法利用电子地图网格数据 ,在接收的卫星云图上迭代套上地形及海岸线。组成了适合船陆两用的多功能快速灵活的图象处理系统 ,可以在 1~ 2分钟瞬间内完成一幅图的定位套网格和套地形线的工作。解决了南极海冰监测和冰缝、水道预报的难点。可以使图象上下滚动、左右移动、任意放大、缩小和剪取 ;可以随着鼠标的移动显示出图上任意一点的经纬度 ;能够在图上标出任意目标物 ,如船位、站位、岛屿等等 ;能够方便地在图上画出航线 ,直观地判断船所处的位置和航线周围的气象和海洋环境状况 ;解决了在茫茫海洋和冰区中航行找不到参照物时的困惑 :能够输出任意大小的 2 4位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