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维刚 张文千 武麦凤 马靖凯 凌新锋. 南极中山站风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J]. 极地研究, 2022, 34(3): 278-291. |
[2] |
王章军 王睿 李辉 庄全风 黄文涛 柳付超 班超 陈超. 基于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南极中山站低空大气风场应用研究[J]. 极地研究, 2022, 34(1): 11-19. |
[3] |
邓加元, 李院生, 马红梅, 史贵涛, 马天鸣, 鲁思宇. 东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雪坑主要化学离子的时空变化研究[J]. 极地研究, 2021, 33(3): 374-387. |
[4] |
刘芮希 周春霞 梁琦.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中山站附近地区冰架和冰川变化监测[J]. 极地研究, 2017, 29(4): 446-453. |
[5] |
李岩 黄费新 程杨. 南极拉斯曼丘陵中山站地区Rb含量初步调查[J]. 极地研究, 2017, 29(4): 471-476. |
[6] |
林祥 卞林根.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近期气候变化及其对南极涛动的响应[J]. 极地研究, 2017, 29(3): 357-367. |
[7] |
于金海 李院生 马红梅 史贵涛 马天鸣 安春雷 姜苏. 东南极冰盖中山站-Dome A断面表层雪中SO42-和MSA的空间分布特征[J]. 极地研究, 2017, 29(1): 45-55. |
[8] |
丁卓铭 张林 卞林根 孙启振. 普里兹湾沿岸下降风特征分析[J]. 极地研究, 2015, 27(4): 351-363. |
[9] |
朱敬敬 周春霞 艾松涛 刘帅斌 王泽民. 基于多时序遥感数据的中山站附近地区海冰监测及雪龙船航迹特点分析[J]. 极地研究, 2015, 27(2): 194-202. |
[10] |
陈楠 张李伟 金伟 唐德培 徐成丽. 中国第22和24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员膳食调查[J]. 极地研究, 2014, 26(4): 496-501. |
[11] |
刘二小 胡红桥 刘瑞源 吴振森 吴铭君 杨惠根 张北辰. 中山站高频雷达观测结果初步分析[J]. 极地研究, 2012, 24(4): 397-407. |
[12] |
卞林根 马永锋 逯昌贵 陆龙骅. 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风和降水等要素的气候特征[J]. 极地研究, 2010, 22(4): 321-333. |
[13] |
赵进平 王维波 Cooper Lee. 利用北冰洋多光谱数据计算光合有效辐射的研究[J]. 极地研究, 2010, 22(2-Chinese): 91-103. |
[14] |
卞林根, 马永锋, 逯昌贵, 陆龙骅, . 南极长城站_1985_2008_和中山站_1989_2008_地面温度变化[J]. 极地研究, 2010, 22(1): 1-9. |
[15] |
林忠, 卞林根, 马永锋, 逯昌贵. 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近地面层湍流参数的观测研究[J]. 极地研究, 2009, 21(3): 221-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