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昆仑站间地壳厚度分布
冯梅 安美建 安春雷 史贵涛 赵越 李院生 Douglas Wiens
2014, 26 (2):
177-185.
DOI: 10.13679/j.jdyj.2014.2.177
摘要
(
1800 )
PDF(4826KB)
(
1186
)
自第四个国际极地年2007/2008开始至2013年,中国南极内陆冰盖科考队相继在自南极大陆边缘的中山站至东南极地形最高点昆仑站(Dome A)一线进行了低温甚宽频地震观测。这里对7个天然地震台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取了这些台站的S波接收函数,据此反演获得了这些台站下的地壳厚度分布。随着纬度的升高,地壳厚度由大陆边缘的中山站下的约38 km逐渐增加至CHNB台下的58 km,随后又于CHNA台站下方减薄至47 km,然后又快速增大到南极地形最高点昆仑站(Dome A)下的62 km。从中山站至昆仑站之间地壳厚度的变化与冰下地貌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个变化说明了从昆仑站至CHNB之间构造相对均匀。昆仑站不但是南极大陆地壳最厚的地方,也可能是全球各克拉通中地壳最厚的地方。在距昆仑站约200 km的CHNA台下的地壳厚度(约47km)明显比临近台站地壳明显偏薄,这可能说明了甘伯采夫山脉地壳侧向变化较大,即其形成时的所遭受的构造作用较复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