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4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目次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次
    南极GRV 98003和其它3个铁陨石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王道德;林杨挺
    2004, 16 (2):  81-90. 
    摘要 ( 1372 )   PDF(160KB) ( 1601 )  

    用仪器中子活化测定了从南极回收的GRV98003铁陨石和乌珠穆沁铁陨石Cr,Co,Ni,Cu,Ga,Ge,As,Sb,W,Re,Ir,Pt及Au的浓度。根据化学组成,重新对这两个未分群的铁陨石进行了分类工作,其中将GRV98003铁陨石划分为IAB群,乌珠穆沁铁陨石划分为与IAB群相关的单独铁陨石。GRV98003铁陨石的元素丰度模式、元素对相关性(如NiAu,CoAu,AsAu,WAu,CuAu,SbAu)等与NWA468铁陨石(IAB)相似,但前者具有明显的难熔亲铁元素(Re,Ir)和中等挥发性元素(Ga,Ge)的贫化。此外,本文还对南丹铁陨石(IIICD)和邕宁铁陨石(IA)的化学群重新进行了讨论,提出将前者划分为IAB复合群的主群,而将后者划分为与IAB复合群相关的单独铁陨石的新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贼鸥用于南极环境大型指示生物种的初步研究
    王自磐;Hans-Ulrich Peter
    2004, 16 (2):  91-97. 
    摘要 ( 1354 )   PDF(231KB) ( 1473 )  

    对南极长城站附近棕贼鸥(C.s.lonnberg)、灰贼鸥(C.maccormicki)和两者的混合配对(hybrid)的食性与考察站环境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贼鸥的食物结构受站区人类废弃物的直接影响。贼鸥食性构成同时与人类活动和动物生态习性相关而起到双重信息载体作用,可作为南极环境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推动实现南极环境生态评价的量化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步辐射加速器X荧光分析技术在极地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谢周清;孙立广;程邦波;张莉;黄宇营
    2004, 16 (2):  99-105. 
    摘要 ( 1334 )   PDF(291KB) ( 1858 )  

    本文简要介绍了同步辐射器X荧光(SRXRF)技术的分析原理和特点。概述了该技术在极地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AAS与NSCAT后向散射差异的南极冰盖变化监测
    程晓;张艳梅
    2004, 16 (2):  106-113. 
    摘要 ( 1825 )   PDF(244KB) ( 3780 )  

    雪的微波散射特性与液态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融化导致的液态水成分增大将导致雪层后向散射大大降低。利用南极地区同季相SAAS(1978)和NSCAT(1996)Ku波段散射计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得出后向散射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以EllsworthLand为例,结合自动气象站历史数据记录,得出该地区后向散射减弱部分源于气温升高融化加剧的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研究:进展与展望
    温家洪;孙波;李院生;潘增弟
    2004, 16 (2):  114-126. 
    摘要 ( 1685 )   PDF(234KB) ( 2505 )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西南极洲表现出两种变化模式,西部在增厚,而北面在更快地减薄。西南极冰盖总体可能正在减薄,其物质损失的速率可能足以使海平面每年上升近0.2mm。东南极冰盖物质不平衡可能很小,甚至其符号还不能被确定。南极半岛正在经历着快速变化。目前还不能可靠地估算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状态。同时,大型冰川的停滞,一些冰川流速加快,冰盖大范围加速减薄,冰架大面积的快速崩解和支流冰川的加速,以及着地线强烈的底部融化等显示出南极冰盖存在快速变化。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开展冰盖表面高程变化的监测与模拟,确定表面物质平衡及其在各冰流盆地的分布,着地线的冰流通量,冰架底部的融化,了解冰后期冰盖退缩的动力过程,以及开发、对比和改进与冰盖物质平衡模拟和预测相关的各种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长城站及邻近海域叶绿素a次表层极大值的研究
    李宝华
    2004, 16 (2):  127-134. 
    摘要 ( 1596 )   PDF(125KB) ( 1507 )  

    本文报道了1999年12月—2000年3月期间南极长城站及其邻近海域叶绿素a的含量及次表层极大值的位置和成因。研究发现,该海域在调查期间营养盐类含量均较高,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磷酸盐1.899μmol/L,硝酸盐2.177μmol/L,氨盐1.990μmol/L,亚硝酸盐0.353μmol。表明该海域营养盐非常丰富,叶绿素a含量的次表层极大值现象显著,次表层位置随水深深度的增加而加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下机器人在极地科学考察中的应用
    李智刚;张艾群;俞建成
    2004, 16 (2):  135-144. 
    摘要 ( 1039 )   PDF(564KB) ( 13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极地国际合作研究和考察的契机——2007—2008国际极地年
    张侠;张洁
    2004, 16 (2):  145-150. 
    摘要 ( 1282 )   PDF(296KB) ( 1596 )  

    国际极地科学界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的国际极地考察与研究合作计划——2007—2008国际极地年计划(IPY)。本文分析了提出IPY的科学背景,译介了IPY计划制订小组公布计划框架的5个科学主题。根据对IPY科学主题的分析,认为本次IPY反映了公众对于极地环境发生快速变化的深度关切。高密度、新技术、多学科的国际合作考察与研究将成为本次IPY最显著的特点。2007—2008IPY将是我国极地考察与研究加强国际合作,迅速提升研究水平的一个难得的契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3/2004年极地基础数据共享工作进展
    张洁;杨滨;张侠
    2004, 16 (2):  151-158. 
    摘要 ( 1352 )   PDF(340KB) ( 1256 )  

    本文简述了2003—2004年期间中国第18、19次南极考察和第2次北极考察的数据汇交和共享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为数据发布基础平台,利用ASP.NET技术开发动态数据库驱动的网站,通过“中国极地数据库网站”和“中国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向用户提供公益性的数据共享服务。2003—2004年发布新的数据集406个,新增记录100多万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