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研究 ›› 2009, Vol. 21 ›› Issue (4): 255-264.

• 研究论文 •    下一篇

北冰洋西部楚科奇海盆晚第四纪生源沉积物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王汝建1 肖文申2   

  1.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
  • 出版日期:2009-12-30 发布日期:2009-12-30

LATE QUATERNARY BlOGENIC SEDlMENTS AND THEIR PALEOCEANOGRAPHIC IMPLICATlONS lN THE CHUKCHI BASIN,WESTERN ARCTIC OCEAN

  • Online:2009-12-30 Published:2009-12-30

摘要:

通过北冰洋西部楚科奇海盆M03孔晚第四纪以来生源沉积物,有孔虫丰度和冰筏碎屑(Ice.Rafted Detritus,IRD)的综合研究表明,海洋氧同位素(Marine Isotope Stage,MIS)7期以来,碳酸钙(CaCO )含量和浮游有孔虫丰度在间冰期的增加和冰期的降低,分别指示大西洋水输入的加强和减弱。而有机碳(TOC)和生源蛋白石(Biogenic Opa1)含量的变化可能主要与输入到海底的TOC降解和Opal溶解作用与底层水中的溶解氧有关。间冰期低的TOC和Opal含量可能反映楚
科奇海盆海冰覆盖减少,营养盐供给多,表层生产力增加,通气作用好,底层水富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增强,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减少;而冰期相对高的TOC和Opal含量可能反映楚科奇海盆海冰覆盖时间较长,营养盐供给少,表层生产力较低,通气作用差,底层水少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减弱,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