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研究 ›› 2016, Vol. 28 ›› Issue (2): 295-300.DOI: 10.13679/j.jdyj.2016.2.295
谢晓尧1,乙引2,刘志杰1,申铁1,张正东1,彭涛2,王雨晴1,郭子选1,周文卫1
摘要: 植物3D形态是植物的重要生理特征和存在形式。特别是, 3D形态由于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息息相关, 因而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将2014年在南极乔治王岛长城站附近采集的56份苔藓植物标本鉴定为4科6属6种及1变种。从每一种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群落样品用REVscan 3D扫描仪进行高精度的激光扫描, 共获取120M 3D点云数据, 987 429个点和1 700 380个面, 重构出7个植物样本的表面3D模型。在此基础上, 基于Java Web技术、开源数据库系统MySQL、第三方开源WebGL库Three.js、开源Web应用服务器Tomcat等构建了国内首个极地植物3D形态数据库 (3dmpp.gznu.edu.cn), 提供了3D渲染功能。通过本数据库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搜索已有的物种信息数据, 并全方位地获取植物的3D表面信息。本数据库的建立为极地植物的3D形态信息提供了储存, 展示与共享的平台,为不同植物间3D表面形态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工具, 为保护极地植物特别是濒危植物的全息信息资料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