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9-3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研究进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太阳活动低年南北极电离层F2层观测与国际参考电离层对比研究
    何昉 张北辰
    2011, 23 (3):  159-167.  DOI: 10.3724/SP.J.1084.2011.00159
    摘要 ( 1810 )   PDF(3594KB) ( 1306 )  

    利用2006-2007年EISCAT Svalbard雷达(ESR)和南极中山站DPS-4测高仪的观测数据,对太阳活动低年不同季节的极区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0F2)和峰值高度(hmF2)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日变化特征,并与IRI-2007模式比较。结果表明,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两站的观测结果与IRI预测符合得较好,冬季预测都与实测结果符合得较差。2者差异表明,IRI-2007模式对极区f0F2和hmF2的预测,考虑太阳光致电离的权重较大,对极隙区软电子沉降和极光粒子沉降考虑的权重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外极光图像极光卵提取方法及其评估
    王倩 孟庆虎 胡泽骏 邢赞扬 梁继民 胡红桥
    2011, 23 (3):  168-177.  DOI: 10.3724/SP.J.1084.2011.00168
    摘要 ( 1788 )   PDF(9222KB) ( 1326 )  

    有效确定极光卵边界对于研究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星载紫外极光图像极光卵边界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基于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聚类方法,对紫外极光图像进行分割,并根据极光卵的环状特性,提取较完整的极光卵极向/赤道向边界。结合DMSP卫星沉降粒子观测数据,分别构建了极向边界和赤道向边界数据库,对本文提出的极光卵提取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现有其他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北半球亚极光区极化流分布特征的统计学研究
    王慧 华滢 杨冰 马淑英
    2011, 23 (3):  178-182.  DOI: 10.3724/SP.J.1084.2011.00178
    摘要 ( 1783 )   PDF(2069KB) ( 1333 )  

    本文利用DMSP卫星粒子数据,对南北半球20000多个亚极光极化流事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重点研究了SAPS的发生率及其发生位置随季节和世界时的分布,研究表明:(1)SAPS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季节和世界时依赖性,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显示出较强的地磁活动依赖性;(2)SAPS在冬至也较多发生,可能与亚暴过程有关;(3)电离层电导率对SAPS的发生有重要影响,SAPS主要发生在较弱的电离层电导率期间;(4)SAPS发生磁纬与磁地方时较好线性相关,当电离层电导率较弱时,SAPS倾向于向较低纬度移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种极地微藻叶绿素荧光特征分析
    光应芝 张芳 张前前 蔡明红 何剑锋
    2011, 23 (3):  183-188.  DOI: 10.3724/SP.J.1084.2011.00183
    摘要 ( 1880 )   PDF(2489KB) ( 1282 )  

    海洋浮游植物是水体环境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光合能力与浮游植物生产力密切相关,而这些均能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上得以体现。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对实验室培养的10种极地微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 /Fo,Fv /Fm,NPQ)和快速光曲线拟合参数(Pm、α和Ik)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除CCMP2084外,其余9种微藻处均于正常生长状态。PSⅡ潜在活性值Fv/Fo大于1.0的藻共有8种,大小顺序分别为CCMP1056>CCMP1204>CCMP165>CCMP2095>CCMP1309>CCMP445>CCMP213>CCMP2087。其中短孢角毛藻CCMP165、四棘藻CCMP213和海链藻CCMP1056三种藻的光保护能力较强(NPQ值分别大于2.0)。这三种藻对光照耐受能力强弱顺序为CCMP213>CCMP1056>CCMP165(比较三种藻的Ik值)。因此,四棘藻CCMP213和海链藻CCMP1056比短孢角毛藻CCMP165更适合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培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南极生境来源木霉菌株抗菌及诱导植物抗盐抗寒作用的初步研究
    贾炜 田黎 陶晶晶 史振平 张久明
    2011, 23 (3):  189-195.  DOI: 10.3724/SP.J.1084.2011.00189
    摘要 ( 1637 )   PDF(5306KB) ( 1270 )  

    由南极苔藓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木霉菌株NTYM-0112,利用传统分类学与ITS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抑植物病原菌活性、范围及对植物抗盐、抗寒的诱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对稻瘟霉菌(Pyrfcularia oryzae)、棉花黄萎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7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番茄种子经该菌株处理后发芽率比对照提高了13.04%,番茄苗盐害指数降低了35.7%,成活率提高了34.4%,干重含水量提高了20.4%,叶片内丙二醛含量比对照明显减少;黄瓜幼苗经该菌株处理后,在0℃、5℃、10℃下电解质外渗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13.1%、20.9%、32.8%,可溶性糖外渗值分别下降了18.0 mg/g、28.6 mg/g、48.4 mg/g,证明该菌株对植物具有良好的抑菌和诱导抗逆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地寡营养细菌AT52 (Alteromonas stellipolaris sp. nov.)超微结构、生长生理特性及液态富营养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赵家路 杨季芳 陈福生
    2011, 23 (3):  196-204.  DOI: 10.3724/SP.J.1084.2011.00196
    摘要 ( 1906 )   PDF(5794KB) ( 1384 )  

    寡营养细菌是一类能利用低浓度有机营养基质的细菌,通过研究一株分离自南极海洋的极地寡营养细菌AT52,发现富营养条件下AT52菌体细胞周身附肢,附肢长短不一,具鞭毛,菌体出芽生殖,由一层原生质膜包围。寡营养饥饿生存的菌体细胞相对较小,近球形,边缘不平滑,无鞭毛附肢等超微结构,细胞休眠无出芽生殖过程。实验中采用寡营养环境和富营养环境分别研究AT52菌的生长生理特性。优化得到该菌富营养条件下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L南极陈海水中加入蛋白胨5g,酵母粉1g,培养温度12℃,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8.0,转速为180r/min,装液量为500ml三角瓶中装200ml,通氧量充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0年夏季北极冰情变化及大气环流场演变
    隋翠娟 张占海 凌铁军 吴辉碇 于乐江
    2011, 23 (3):  205-216.  DOI: 10.3724/SP.J.1084.2011.00205
    摘要 ( 1885 )   PDF(11598KB) ( 1146 )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资料分析了中国第4次北极科考期间北极海冰的冰情变化,并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对同时期的大气环流演变进行分析,发现6月与8月环流形势为偶极子正异常,加速了海冰的融化,其中2010年6月的海冰覆盖范围达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6月最低值;7月为低压控制,减缓了海冰覆盖范围的进一步减少;2010年8月北极区域出现冰间水道和冰间湖,跨越极点由太平洋一侧到大西洋一侧大范围区域内海冰密集度小于80%。由此可见2010年夏季海冰覆盖范围及密集度变化主要受同期大气环流场的影响。此外,简单指出西北通道北线冰提前融化是受春季北极加拿大区域气温异常偏高引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
    吴迪
    2011, 23 (3):  217-225.  DOI: 10.3724/SP.J.1084.2011.00217
    摘要 ( 1727 )   PDF(4272KB) ( 1534 )  

    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开采北极蕴藏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越来越具有现实可行性,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基础、主要法律问题以及学界对解决该问题的建议,认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不可能通过某一特定程序一次性解决,而是现有国际法框架内各国共同参与、区分不同阶段、依次解决多个问题的综合过程。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问题不仅仅是地区事务,也同非北极国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国应当加强该问题的研究,以期做出积极、适当的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进展
    中国南极地区坐标系统的建设
    鄂栋臣 张胜凯
    2011, 23 (3):  226-231.  DOI: 10.3724/SP.J.1084.2011.00226
    摘要 ( 1641 )   PDF(2729KB) ( 1317 )  

    首先给出常用的几种坐标系,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站心坐标系及平面坐标系的定义,然后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大地坐标系统,如WGS72和WGS84,及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0和ITRF2005。简要回顾国际南极大地坐标系统的发展,重点论述中国南极地区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及发展过程。最后,讨论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rcGIS Server的极地专题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健 高锡章 李升贵 朱建钢 程文芳 王文成
    2011, 23 (3):  232-240.  DOI: 10.3724/SP.J.1084.2011.00232
    摘要 ( 1924 )   PDF(10765KB) ( 1291 )  

    多年的极地科学研究积累了多学科的极地专题信息资料,这些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是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基于ArcGIS Server平台,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公众的极地专题信息系统;本文逐步论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建立过程,介绍了系统建设前期数据的组织与管理过程、数据的发布过程、系统的主要功能,重点论述了信息查询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在实现极地专题数据信息发布的同时,可以为广大极地用户提供直观、高效的极地科普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