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研究 ›› 2024, Vol. 36 ›› Issue (2): 183-198.DOI: 10.13679/j.jdyj.20220439
王梓琦1 王晓春1 金梅兵1 喻小勇2 赵立清1
WANG Ziqi1, WANG Xiaochun1, JIN Meibing1, YU Xiaoyong2, ZHAO Liqing1
摘要: 本文选取了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 8个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 将这些模式的北极海冰厚度与华盛顿大学的PIOMAS海冰厚度同化产品进行对比, 评估了所选模式1980—2014年北极海冰厚度多年平均空间分布和长期趋势, 并通过泰勒评分法对各模式的模拟能力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 无论3月还是9月, 所有模式均与PIOMAS存在差异, 偏差位置主要集中在格陵兰岛北部、巴伦支海、白令海峡附近。模式均低估北极3月和9月海冰中心区域厚度, 此外还普遍高估3月海冰边缘区厚度。其中空间分布与PIOMAS最为相近的模式为FIO-ESM-2-0, 其次为FGOALS-f3-L模式。海冰厚度的长期趋势表明, 海冰厚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并且9月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3月, 与PIOMAS长期趋势空间分布最为相似的模式为NESM3。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对比了82°N以北3种大气再分析资料、1种卫星观测产品与8个CMIP6模式的辐射分量, 再分析资料及模式间辐射分量有很大的差别, 其中有两个模式的辐射存在明显的异常, FGOALS-f3-L模式3月上行短波辐射和CIESM模式9月上行短波辐射严重偏小, 这可能是由于模式模拟存在误差。